2021年,大部分人最好别自己炒股票,通过基金投资是可取的方式,选择什么样的基金比较好呢?
房住不炒的基调已经确定好几年了,由于中央政府持之以恒地调控房地产,大部分人确实转变观念,认为房子投资不再是好方式。我国房地产现有规模大约600万亿元,数倍于A股市值,倘若有一小部分炒房资金转战股市,股市就会有很大的涨幅。
我国企业融资以银行daikuan的间接融资为主,风险过多积累在银行领域,国家很想大力发展资本市场,改变直接融资比重低的不足,将股市建设成科技创新的平台,为实体经济做贡献。现在,国家的总体思路是摁住房价上涨的势头,深化金融改革,加大开放力度,引导储蓄资金搬家,吸引外资源源不断进入A股市场、债券市场。
在这种背景下,基金发行数量越来越多,发行规模越来越大,以基金、险资、外资为代表的机构成为市场主角,大资金需要大池子,它们青睐大蓝筹、行业龙头、高成长股,买入后一般会长期持有,这就使得指数很难下跌,因而,投资指数基金的理由很充足。稳健型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像沪深300这样的指数,激进型投资者可以考虑新兴产业的ETF。
1、有专业知识积累,又有丰富经验的投资者可以自己买股票,机构博弈时代,以机构思维去做趋势交易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。账户不能稳定盈利的投资者最好不要频繁交易,而长期持有的标的绝对不能是处于长期下跌趋势的股票。
2、公募基金在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
2021年,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端之年,根据中央会议精神,科技创新放在首要位置。两年来,科技领域被人卡脖子的滋味不好受,相对于全民炒房时代的狂热,大力发展科技成为国民共识。西方对华为、中芯国际等公司的制裁刺痛了全体中国人的心,科技板块要发动行情绝对能引领群体积极跟风。
制裁使得芯片半导体越来越有国产替代的趋势,高端芯片暂时没办法,但成熟制程的中低端芯片,国内公司越来越有优势,这使得芯片半导体公司的业绩得到改善。目前受制于硅晶圆缺货,代工能力不足,相当多功率半导体涨价,A股中估值不高的科技股值得长期坚守。
近期,吸引人眼球的是中欧投资协定,从已经释放的部分信息看,欧洲会向中国开放诸如新能源等市场,光伏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,能够挺进欧洲市场可以扩大我们的市场空间。国内,既有碳中和的远期规划,也有碳减排的近期安排,改变碳化合物的使用量,转向太阳能、风能是大势所趋,光伏产业链股票继续看好。
从西方发达国家历史看,“科技+消费”是经济发展的内核,我们国家已经走过了重化工业拉动阶段,在转向内循环为主注重需求侧改革时代,“科技+消费”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量,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,增强产业链供应能力;消费领域分为必选消费和可选消费,必选消费的酱油、醋,可选消费的白酒、休闲食品已经走出了可观的涨幅,未来面临消费的品质化问题,资源向头部集中,品牌美誉度高,能使人上瘾的消费越来越有吸引力。
综上所述,科技、光伏、新能源车、消费领域是我看好的板块,而2020年未被爆炒过的相对低估值股票是我重点关注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