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,人们普遍担心中美发生军事冲突,然而天遂人愿,中美两军虽紧张但安全,有对峙无冲突。12月2日,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·米利接受《国家利益》双月刊网站采访时认为,中美关系仍将是困难和复杂的,但不会开战。应该说,马克·米利是中肯的。上过战场的军人知道战争的残酷性,往往言战更加慎重。中国的国防安全,最大的风险因素依然是美国军事力量针对中国的部署和运用。
但这并不代表2021年中美两军能相安无事。诚如马克·米利的预测,2021年中美两军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是太大。不过,马克·米利说不会开战,应该是指双方不会主动策划战争,并不是指不会发生意外军事冲突。
2021年中美发生意外军事冲突可能性远远大于2020年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。
一是美军势必加大在南海的“航行自由行动”。
2020年美军舰艇在南海的活动次数与往年相比并无明显的加大,这主要是因为受疫情的影响,美军舰艇出动能力严重下降,特别是航母在西太出现了近半年的空窗期。而2021年,美军势必加大在南海的“航行自由行动”。主要原因,一是目前美西太地区海军已经度过了空窗期,二是今年或明年,中国与东盟有可能签署成功美方不愿意看到的《南海行为准则》,三是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可能取得新进展。
尤为危险的是,美舰闯进南海岛礁领海或邻近水域的行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。美舰闯岛、闯礁,极易形成中美两军舰艇危险局面。2018年9月30日,美国迪凯特驱逐舰在美济礁附近威胁中方安全,迫使中国兰州舰逼近美舰41米驱赶。此类事件今年很可能会重演。当美方违反国际法,侵害到中国主权时,中方的行动不受中美《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》限制。
二是美军轰炸机、侦察机将加大对华活动。
去年7月以后美军B-1B、B-52H轰炸机及RC-135、P-8A侦察机等,平均每月对华威胁、侦察活动达60架次以上。而今年,中国山东号航母、055大型驱逐舰、075两栖攻击舰等重大装备将在南海形成战斗力,南沙三个机场也会有更多架次的飞机起降活动。美军飞机必定会加大对南海的威胁、侦察活动。对美方日渐严重的空中威胁,中国海空军不得不加强对美机的跟踪监视,频繁空中接触中,不排除发生类似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的可能。
三是美方有意制造战机落台和舰船靠台事件,升高台海安全风险。
去年6月9日,美军C-40运输机,飞越台湾上空,并有意降落台湾机场,后由于落地后时间只有5分钟窗口,没有成行。美方还多次放风军舰可能停靠高雄。去年没有干成的事,是由于准备不充分,今年在充分准备之后,很有可能干成。一旦发生此类严重挑衅事件,将逼迫中方在军事上做出反应,届时在台湾海峡狭小空间不排除中美双方舰机出现严重对峙,其后果难以预料。
四是中美双方的安全磋商机制出现停顿。
中美之间原有防务部门高层会晤、参谋部与参联会安全磋商及大校(上校)级安全评估等机制。而由于疫情等原因,今年双方只进行过简单的危机沟通工作组视频会议,而原定的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对话,由于美方设置障碍,未能如期举行。双方缺乏有效沟通、协商,加大了发生军事风险的可能。
拜登政府处理对华关系会与特朗普政府有所不同,但决不会在对华军事威胁问题出现善举。
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军事风险,中国军队必将本着备战不求战、事战不引战、战临敢胜战的原则,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。